在全球零售業(yè)都在被電商沖擊的今天,依然有一家“變態(tài)”的超市:它在過去連續(xù)47個季度中,同店銷售額一直都保持了正增長,這就是全美第三大、全球零售業(yè)排名前十的克羅格超市(Kroger)。
根據(jù)調研機構MarketLine的數(shù)據(jù),盡管克羅格超市只在美國開店,但是在其經營的49個主要市場中,他在41個市場都保持第一或第二的地位。
其年報顯示,在2014財年年底,克羅格旗下共有2640家超市、786個便利店、320個珠寶店以及38家工廠。
克羅格超市的成功來自于三個方面:
此外,克羅格超市還深挖用戶需求,通過和石油企業(yè)、醫(yī)療診所的合作,找到了全新的驅動力。
1、“產品端”的店內體驗
從產品角度看,克羅格超市以自有品牌和有機食品聞名。
數(shù)據(jù)顯示,克羅格超市銷售額的四分之一都來自于自有品牌,每個店鋪內平均有13,000種自有品牌商品,而40%的自有品牌商品都是在超市旗下的38家工廠內生產的。
其自有品牌總共分為三個大類,以滿足不同客群的需求。
第一種叫做Private Selection(個人選擇),其產品品質和種類偏于高端;
中檔稱為Banner Brand(旗幟品牌),這一檔產品的數(shù)量最大,聚焦于大眾口味和高效滿足用戶需求;
最后一種稱為Kroger Value(超值克羅格),它主打低價,主要客群是較低收入的用戶。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
克羅格超市的有機食品也是自有品牌,稱作Simple Truth,總共包括35000種商品,而且超市保證,這些有機食品絕對不含有101種人工添加劑。
因此,根據(jù)投行JP Morgan的數(shù)據(jù),克羅格超市將會在2年內取代全食超市(Whole Foods)成為全美第一大有機食品超市。
2、“技術端”的店內體驗
除了產品本身以外,克羅格超市也積極擁抱了技術——并非那些電商O2O,而是店內相關技術,例如店內定位系統(tǒng)iBeacons。
超市在安裝完相應的傳感器,提供iBeacons服務以外,更會將數(shù)據(jù)即時反饋給店內經理——數(shù)據(jù)包括每個區(qū)域有多少人、這些人都是誰等——對于用戶來說,最直觀的體會就是,他們在結賬時的等候時間從平均4分鐘降低到30秒。
此外,克羅格超市還通過iBeacons服務給用戶帶來了新體驗。通常,用戶在店內會打開手機中的超市APP,查看自己的購物單——這一幕可以在任何超市看到。
當用戶來到克羅格超市,打開官方APP后,購物單能夠告訴用戶最近的商品在哪里,如何最快走到那個位置;甚至當你意外地錯過商品時,你還會收到一條提醒。
最有趣的是,用戶根據(jù)定位來到那一排貨架時,相關商品的電子價簽會變亮,幫助顧客直接找到商品。
而如果用戶只是在購物單中輸入某個品類——而非某個特定品牌的特定商品,當顧客來到相關貨架后,所有這一品類商品的電子價簽都會點亮!
當然,這項工程目前還是在測試階段,不過克羅格超市的首席信息官克里斯托弗·艾爾姆表示,“我們還希望電子價簽能做更多的事”。超市的發(fā)言人表示,未來,當顧客觸摸食品價簽時,上面還會顯示食品的相關營養(yǎng)物質含量。甚至有一天,這個價簽可以和用戶的手機“對話”。
從成本上看,目前超市并沒有透露具體數(shù)額,但是從人員角度看,這些價簽卻極大地降低了員工的工作強度,一方面用戶可以自己找到商品,另一方面當價格變動時,只需要在系統(tǒng)上進行調整就可以了。
3、“數(shù)據(jù)端”的會員體驗
傳統(tǒng)會員體系中,一個重要思路就是給會員郵遞產品目錄,盡管隨著技術的發(fā)展,這些需要郵遞的當季新品手機已經大部分被電子郵件、APP等取代,但是對于克羅格超市來說,他們依然將傳統(tǒng)進行到底。
傳統(tǒng)產品目錄最大的問題在于千人一面,店鋪只要將想要推廣的產品印在冊子里,然后寄給每一個會員就可以了,這就導致了會員們收到大量于自己完全無關的產品推薦——考慮到別的零售商也這么做,大量毫無指向性的推廣手冊最后只能成為廢品。
克羅格超市每個季度要寄出1100萬份手冊,這些手冊被稱為“雪花”——因為“沒有一片雪花是完全相同的”——根據(jù)超市的測算,在手冊寄出的6周內,其提供的兌換券有超過七成的使用(兌換)比率,僅這一項每年帶來的收入就超過100億美元。
從內容看,首先每位用戶拿到的內容都是不同的,而且冊子中的推廣項目也不多,只有12張折扣券。其做法是,10張根據(jù)用戶購買歷史而提供的優(yōu)惠券,最后2張用于“做實驗”。
對于10張“傳統(tǒng)兌換券”,超市將一些看上去“稍微高端”些的商品往前放,而把一些用戶一定要購買的、傳統(tǒng)的標準化產品——比如洗頭水——往下放,這樣就使得用戶會將這個冊子從頭讀到尾。
而對于2張“試驗兌換券”,其推送內容是用戶購買產品的周邊,比如對于一個買了奶粉卻沒有買過紙尿布的用戶,這張兌換券就會和紙尿布相關。
克羅格超市的這套推送體系是以個人會員購買歷史為核心的,將每個顧客視為不同的個人。
可以說,用戶本身特征——性別、年齡、是否結婚、是否有孩子等——很重要,但是僅從此類人口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來分析用戶需求,那么基本就是在自欺欺人,因為人口統(tǒng)計學只表示了相關性,而非因果,絕對不能因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上的類似就說他們的需求一致。
同時,在推薦商品時,克羅格超市的一大特點在于“絕不試圖改變用戶習慣”:如果用戶喜歡可口可樂,那么推送的優(yōu)惠絕不會出現(xiàn)百事可樂——正如“馬太效應”一樣,他喜歡的就給他更多,他不喜歡的,就一點都不給他。
數(shù)據(jù)顯示,超過97%的購買都來自于會員,而在有克羅格超市的地區(qū),有85%的美國家庭都擁有一張克羅格的會員卡。
而根據(jù)美國Temkin消費者體驗指數(shù),2014年克羅格在268家來自19個行業(yè)的企業(yè)中排名第八,有81%的用戶對其服務表示極為滿意。
4、異業(yè)合作的創(chuàng)新動力
對于克羅格超市來說,異業(yè)合作也是一個重要的客戶吸引力。超市發(fā)現(xiàn),對于用戶來說,給汽車加油是個在購買同時用戶最愿意做的事——這是完全可以“一站式”完成的事情。
截至2014財年末,克羅格在全美31個州的1240家店鋪可以為顧客提供加油服務,而在2003財年,這個數(shù)字僅為376家。這些加油服務給企業(yè)帶來巨大的客流量——哪怕是僅僅加油,企業(yè)也能賺到。
2010年,超市還和殼牌石油(Shell)達成合作協(xié)議,顧客可以用自己在超市中積累的分數(shù)在加油站加油——每100超市積分能幫助用戶在一加侖汽油的價格上減少10美分,這也就增加了用戶對于克羅格超市的依賴。
此外,在克羅格超市內,診所(Clinic)也是一大特色,這類診所的特點在于價格低廉且每天的運營時間長于傳統(tǒng)醫(yī)院。在流感季節(jié),這種超市內的診所也成為接種疫苗的重要地點——打完針再買點東西“補償”一下自己,真是絕配!
數(shù)據(jù)顯示,克羅格已經是全美第五大藥店,它共有近2000個藥店(診所)!2014財年,其診所共銷售164種處方藥,為企業(yè)帶來了83億美元的收入。
從克羅格超市的案例來看,零售商一定要明白用戶需求,通過差異化的商品來吸引用戶只是第一步而已,第二步就是用技術將用戶和店鋪連接起來,這既發(fā)生在線上,更要發(fā)生在線下,甚至線下比線上還要重要,所謂全渠道的核心,本質上是“+互聯(lián)網”,而不是“互聯(lián)網+”。
當你能用技術和用戶連在一起后,對數(shù)據(jù)的分析可以讓零售商更好地了解用戶,但是,要注意的是,零售商要順勢而為,用戶喜歡什么就多給他提供,而不是為他提供那種零售商喜歡的商品種類。
最后,當整個線上線下零售做好以后,再跳出箱子——畢竟用戶不僅僅需要買吃的喝的,可能還要給汽車加油、自己做個美容、健個身、買個藥,這些不僅可以帶來額外的收入,最重要的是,這些可以讓用戶進店,進了店還怕用戶不買東西么?
根據(jù)調研機構MarketLine的數(shù)據(jù),盡管克羅格超市只在美國開店,但是在其經營的49個主要市場中,他在41個市場都保持第一或第二的地位。
其年報顯示,在2014財年年底,克羅格旗下共有2640家超市、786個便利店、320個珠寶店以及38家工廠。
克羅格超市的成功來自于三個方面:
此外,克羅格超市還深挖用戶需求,通過和石油企業(yè)、醫(yī)療診所的合作,找到了全新的驅動力。
1、“產品端”的店內體驗
從產品角度看,克羅格超市以自有品牌和有機食品聞名。
數(shù)據(jù)顯示,克羅格超市銷售額的四分之一都來自于自有品牌,每個店鋪內平均有13,000種自有品牌商品,而40%的自有品牌商品都是在超市旗下的38家工廠內生產的。
其自有品牌總共分為三個大類,以滿足不同客群的需求。
第一種叫做Private Selection(個人選擇),其產品品質和種類偏于高端;
中檔稱為Banner Brand(旗幟品牌),這一檔產品的數(shù)量最大,聚焦于大眾口味和高效滿足用戶需求;
最后一種稱為Kroger Value(超值克羅格),它主打低價,主要客群是較低收入的用戶。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
克羅格超市的有機食品也是自有品牌,稱作Simple Truth,總共包括35000種商品,而且超市保證,這些有機食品絕對不含有101種人工添加劑。
因此,根據(jù)投行JP Morgan的數(shù)據(jù),克羅格超市將會在2年內取代全食超市(Whole Foods)成為全美第一大有機食品超市。
2、“技術端”的店內體驗
除了產品本身以外,克羅格超市也積極擁抱了技術——并非那些電商O2O,而是店內相關技術,例如店內定位系統(tǒng)iBeacons。
超市在安裝完相應的傳感器,提供iBeacons服務以外,更會將數(shù)據(jù)即時反饋給店內經理——數(shù)據(jù)包括每個區(qū)域有多少人、這些人都是誰等——對于用戶來說,最直觀的體會就是,他們在結賬時的等候時間從平均4分鐘降低到30秒。
此外,克羅格超市還通過iBeacons服務給用戶帶來了新體驗。通常,用戶在店內會打開手機中的超市APP,查看自己的購物單——這一幕可以在任何超市看到。
當用戶來到克羅格超市,打開官方APP后,購物單能夠告訴用戶最近的商品在哪里,如何最快走到那個位置;甚至當你意外地錯過商品時,你還會收到一條提醒。
最有趣的是,用戶根據(jù)定位來到那一排貨架時,相關商品的電子價簽會變亮,幫助顧客直接找到商品。
而如果用戶只是在購物單中輸入某個品類——而非某個特定品牌的特定商品,當顧客來到相關貨架后,所有這一品類商品的電子價簽都會點亮!
當然,這項工程目前還是在測試階段,不過克羅格超市的首席信息官克里斯托弗·艾爾姆表示,“我們還希望電子價簽能做更多的事”。超市的發(fā)言人表示,未來,當顧客觸摸食品價簽時,上面還會顯示食品的相關營養(yǎng)物質含量。甚至有一天,這個價簽可以和用戶的手機“對話”。
從成本上看,目前超市并沒有透露具體數(shù)額,但是從人員角度看,這些價簽卻極大地降低了員工的工作強度,一方面用戶可以自己找到商品,另一方面當價格變動時,只需要在系統(tǒng)上進行調整就可以了。
3、“數(shù)據(jù)端”的會員體驗
傳統(tǒng)會員體系中,一個重要思路就是給會員郵遞產品目錄,盡管隨著技術的發(fā)展,這些需要郵遞的當季新品手機已經大部分被電子郵件、APP等取代,但是對于克羅格超市來說,他們依然將傳統(tǒng)進行到底。
傳統(tǒng)產品目錄最大的問題在于千人一面,店鋪只要將想要推廣的產品印在冊子里,然后寄給每一個會員就可以了,這就導致了會員們收到大量于自己完全無關的產品推薦——考慮到別的零售商也這么做,大量毫無指向性的推廣手冊最后只能成為廢品。
克羅格超市每個季度要寄出1100萬份手冊,這些手冊被稱為“雪花”——因為“沒有一片雪花是完全相同的”——根據(jù)超市的測算,在手冊寄出的6周內,其提供的兌換券有超過七成的使用(兌換)比率,僅這一項每年帶來的收入就超過100億美元。
從內容看,首先每位用戶拿到的內容都是不同的,而且冊子中的推廣項目也不多,只有12張折扣券。其做法是,10張根據(jù)用戶購買歷史而提供的優(yōu)惠券,最后2張用于“做實驗”。
對于10張“傳統(tǒng)兌換券”,超市將一些看上去“稍微高端”些的商品往前放,而把一些用戶一定要購買的、傳統(tǒng)的標準化產品——比如洗頭水——往下放,這樣就使得用戶會將這個冊子從頭讀到尾。
而對于2張“試驗兌換券”,其推送內容是用戶購買產品的周邊,比如對于一個買了奶粉卻沒有買過紙尿布的用戶,這張兌換券就會和紙尿布相關。
克羅格超市的這套推送體系是以個人會員購買歷史為核心的,將每個顧客視為不同的個人。
可以說,用戶本身特征——性別、年齡、是否結婚、是否有孩子等——很重要,但是僅從此類人口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來分析用戶需求,那么基本就是在自欺欺人,因為人口統(tǒng)計學只表示了相關性,而非因果,絕對不能因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上的類似就說他們的需求一致。
同時,在推薦商品時,克羅格超市的一大特點在于“絕不試圖改變用戶習慣”:如果用戶喜歡可口可樂,那么推送的優(yōu)惠絕不會出現(xiàn)百事可樂——正如“馬太效應”一樣,他喜歡的就給他更多,他不喜歡的,就一點都不給他。
數(shù)據(jù)顯示,超過97%的購買都來自于會員,而在有克羅格超市的地區(qū),有85%的美國家庭都擁有一張克羅格的會員卡。
而根據(jù)美國Temkin消費者體驗指數(shù),2014年克羅格在268家來自19個行業(yè)的企業(yè)中排名第八,有81%的用戶對其服務表示極為滿意。
4、異業(yè)合作的創(chuàng)新動力
對于克羅格超市來說,異業(yè)合作也是一個重要的客戶吸引力。超市發(fā)現(xiàn),對于用戶來說,給汽車加油是個在購買同時用戶最愿意做的事——這是完全可以“一站式”完成的事情。
截至2014財年末,克羅格在全美31個州的1240家店鋪可以為顧客提供加油服務,而在2003財年,這個數(shù)字僅為376家。這些加油服務給企業(yè)帶來巨大的客流量——哪怕是僅僅加油,企業(yè)也能賺到。
2010年,超市還和殼牌石油(Shell)達成合作協(xié)議,顧客可以用自己在超市中積累的分數(shù)在加油站加油——每100超市積分能幫助用戶在一加侖汽油的價格上減少10美分,這也就增加了用戶對于克羅格超市的依賴。
此外,在克羅格超市內,診所(Clinic)也是一大特色,這類診所的特點在于價格低廉且每天的運營時間長于傳統(tǒng)醫(yī)院。在流感季節(jié),這種超市內的診所也成為接種疫苗的重要地點——打完針再買點東西“補償”一下自己,真是絕配!
數(shù)據(jù)顯示,克羅格已經是全美第五大藥店,它共有近2000個藥店(診所)!2014財年,其診所共銷售164種處方藥,為企業(yè)帶來了83億美元的收入。
從克羅格超市的案例來看,零售商一定要明白用戶需求,通過差異化的商品來吸引用戶只是第一步而已,第二步就是用技術將用戶和店鋪連接起來,這既發(fā)生在線上,更要發(fā)生在線下,甚至線下比線上還要重要,所謂全渠道的核心,本質上是“+互聯(lián)網”,而不是“互聯(lián)網+”。
當你能用技術和用戶連在一起后,對數(shù)據(jù)的分析可以讓零售商更好地了解用戶,但是,要注意的是,零售商要順勢而為,用戶喜歡什么就多給他提供,而不是為他提供那種零售商喜歡的商品種類。
最后,當整個線上線下零售做好以后,再跳出箱子——畢竟用戶不僅僅需要買吃的喝的,可能還要給汽車加油、自己做個美容、健個身、買個藥,這些不僅可以帶來額外的收入,最重要的是,這些可以讓用戶進店,進了店還怕用戶不買東西么?
樂發(fā)網超市批發(fā)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fā),日用百貨批發(fā)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fā)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fā)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fā)市場行業(yè)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寶平臺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