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ada是東南亞電子商務平臺,一個在線購物網(wǎng)站。
lazada給自己起了一個中文名叫做“來贊達”,但因為其技術渣,而被很多賣家調侃成為“垃圾渣”。
我為什么說lazada跨境電商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呢?
首先,它的定位好起點高
其次,出單比較容易
再者,它的投資較少,回款挺快。
還有它的物流優(yōu)勢,市場前景很不錯這些都是它的優(yōu)勢。
但,很多賣家為什么還吐槽它渣呢?就它的缺點說下我自己的觀點吧
1.lazada后臺操作邏輯不清晰
Lazada的產品后來前陣子經(jīng)過了一次改版,已經(jīng)比之前大有改觀。但其實只是改了一下視覺層面的東西,后臺的功能,邏輯之復雜,操作之繁瑣并未改變。如果你是個新賣家,第一次進入后臺一定會迷失在茫茫的導航之中,沒有一星期摸索根本找不到頭緒。導航分類很不清晰,如果你是跨境店,那更暈了,一會兒導航在上面,一會兒導航在左側,還有二級導航。國內淘寶的千牛后臺已經(jīng)很復雜了吧,Lazada比千牛還復雜。真的非??简炠u家的眼力和記憶力。
2.上架產品找不到相對應的類別屬性分類
Lazada后臺上架產品非常繁瑣,雖然對產品的整體質量要求不高,但是各種屬性真的是讓賣家暈頭轉向,有的分類屬性特別不合理,屬性缺失非常多。商家要想完整正確的根據(jù)商品選擇對應的分類的屬性,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分類之間有重復、有交叉。
3.后臺產品列表奇葩
一個產品加入是鞋子的話,有顏色和尺碼,這樣匹配下來,有的SKU會超過50個。Lazada展示邏輯是把這些SKU都拆開,單獨展示。我第一次發(fā)布產品把我嚇壞了,還以為系統(tǒng)帶病毒了,自動復制。產品列表不帶商品縮略圖,找起來真的大海撈針,要不停地翻頁。如果你要找到一個產品基本上只能靠搜索。
4.SKU設計不符合產品邏輯
一個朋友是賣汽配的,他要上架汽車尾燈。然后SKU的設計奇葩,真的把人氣瘋。一個商品要分成多個上,即“左燈殼、右燈殼、一對燈殼、左燈泡、右燈泡、一對燈泡……”,是不是賣家都得先學會排列組合啊,不然顧客想買的根本買不到。顧客買東西也是痛苦,看到一對的燈殼,卻只想某一側的話,就必須跟店鋪對話,這時候賣家就要在商品列表中找到單側的把鏈接發(fā)給顧客。按照這樣的設計,一天你能上上架幾個產品呢?對鋪貨的賣家來說真的太難了。
5.后臺響應速度——龜速
Lazada后臺的響應速度,或者說是服務器的速度真的太慢了。操作前來真的是充滿“無盡的等待”,選擇分類要等加載,更改SKU要等加載,上傳視頻要等審核,有的一審就是一天,有的呢干脆就永遠顯示“審核中”。最近Lazada還搞了一個“私域流量”的子app,叫Youpik,目前只在泰國運營。以我目前的了解,身邊的泰國人沒有一個人聽過這個app的,而且這個app活脫脫的就是一個抄中國市場的玩意,估計是管理團隊用來完成任務的吧。本地化難道還能這么多?
一個商品可以同時發(fā)布在Lazada和Youpik兩個平臺,但在上架產品的時候你要一個一個SKU去勾選,沒有批量勾選。沒有批量操作就算了,然后你要被勾一個緩30秒的奇葩邏輯活活累死。之前上架一款鞋子,操作了40分鐘,眼看著要勾選完成的時候,系統(tǒng)卡住崩潰了,于是干脆就放棄了“從頭再來”,放棄了上架那個商品。后來干脆放棄了Youpik。
樂發(fā)網(wǎng)超市批發(fā)網(wǎng)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wǎng)提供成都食品批發(fā),日用百貨批發(fā)信息、微信淘寶網(wǎng)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fā)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wǎng)上批發(fā)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fā)市場行業(yè)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wǎng)站。
本文內容整合網(wǎng)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寶平臺規(guī)則、lazada賣家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