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貨源批發(fā)市場
快消品貨源分銷平臺
 
 
當前位置: 貨源批發(fā)網 » 網商學院 » 網店推廣 » 營銷技巧 » 整合營銷 » 高手支招:新媒體傳播到底有多難?

高手支招:新媒體傳播到底有多難?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4-05-15 08:48:50  來源:電商聯(lián)盟  作者:樂發(fā)網  瀏覽次數(shù):0

新媒體營銷的本質

新媒體營銷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階段,在推廣角度來說,已經完完全全是一種廣告形式了。粉絲的智商不斷提高,渠道逐漸產業(yè)化規(guī)模化,還幻想著之前的大便宜是沒有了。

所以,既然是一種廣告。那么核心目的就是一個,把你想告訴消費者/用戶的信息通過這個渠道告訴他。而這個渠道的廣告就有以下這種特點。

1.便宜

這也就是為什么到現(xiàn)在新媒體的量級還在不斷上漲的根本原因。別說現(xiàn)在已經越來越貴了,沒錯,就算是越來越貴了,新媒體依然是最便宜的。否則你去投什么呢?電視廣告?地鐵?公交?視頻網站貼片?紙制雜志?APP開機畫面?哪一個都不是一筆小預算。

而微博上,一個幾千塊的真實粉絲賬號,哪怕看到的人只有二十分之一,覆蓋量都幾萬幾十萬了。每個賬號的粉絲還多少有所區(qū)分,也就是實際投放是相對更精準些的。

2.可能更便宜

不只是投放本身。而且,還有人轉發(fā)。每有一個人轉發(fā),就會又有多則幾百幾千人,少則幾十人看見。也就是說,只要創(chuàng)意好,每多一個人轉發(fā),你的每塊錢覆蓋到的人數(shù)也就越多。要是定位精準,一人@一人,在某個圈子里產生了影響,那可真是撿到錢了。

當然,通常來說,覆蓋人數(shù)和廣告目的是成反比的。所以,不要那么在意轉發(fā)量。務必在意信息是否傳遞清楚了。你在地鐵投廣告,也沒指望著真有多少人會拍下了發(fā)微博朋友圈給其他朋友看吧。你花了那幾千塊的時候,已經覆蓋到那些人群了,這個數(shù)字的性價比已經不低了。每多一個人轉發(fā),就是賺了而已,轉發(fā)少也并沒有虧損。

更應該在意的是,這個帳號本身的粉絲是否真實。廣告信息是否說的清楚。否則那才是真賠了。

3.形式很多樣

以前的廣告通常很單一。比如,電視、視頻網站、樓宇廣告就是幾秒的視頻。通常按時間收費。比如,雜志、海報、網站banner條、發(fā)傳單等,通常就是圖,還要有主視覺、很少的字,能表達的東西其實不多。比如,科技博客、門戶網站新聞、論壇,通常就是長文章做公關稿件。

而微博這種新媒體,可以是短文字,可以是長文章,可以是圖文,也可以是簡單的多圖,可以是長視頻如微電影,可以是短視頻如GIF圖,等等??蛇x的模式限制少了很多,只需要找到最合適產品表現(xiàn)的形式即可。

4.新媒體用戶是喜歡新鮮東西、渴望發(fā)聲的用戶

毫無疑問的,一旦發(fā)生了什么新聞。去微博搜一搜,看一看,準是沒錯的。不只是新聞,最新的笑話,最新的梗,最新的漫畫。都在微博上最早出現(xiàn)。那群熱衷于就要知道最新鮮的事的用戶,一定是扒著微博更新的。

而這種人在自己的生活小圈子里,通常也是最新消息的發(fā)散者。他們喜歡把自己得知的最新的新聞和笑點講給周圍的人聽,落伍者也總是去咨詢他們對最新事物的意見。于是他們在身邊的圈子里,影響力也是最大的那批人。

所以,新媒體上影響了他們,這不可數(shù)據(jù)測量的效果,通常可不只有些人轉發(fā)了這么簡單。所以,大概就是基于了以上的四個特點,你才選擇了在微博做營銷。

如何開始一場新媒體傳播策劃?


要在新媒體傳播,或者說社交媒體,最重要的是口口相傳變得成本極低。轉發(fā),@,截圖,即可。發(fā)起策劃的核心,便是讓網民@另一個網民時,這句話說的是什么?;蛘哒f,截圖發(fā)微信的時候,我告訴你的是什么。

完全可以理解為,兩個人上廁所路上碰見了,交流兩句新聞。彼此哈哈一笑。這里的重點不是“交流”,也不是“新聞”,而是“兩句”。

兩句。最好是一句。就把一個事情講清楚、記得住。新媒體傳播最忌諱的就是大而全了,現(xiàn)在信息這么多,誰能記得住。

一個功能點、一個信息點、一個大家聽完以后有畫面感的一句話。先找到這個,然后就可以開始策劃了。這其實才是考驗傳播的最大的功夫,這個點找準之后,把這句話進行無數(shù)種闡釋,各種翻譯成網絡語言,讓大家更加形象的記得住這句話就好。后者難度相對來說小的多。

如果就是舍不得,就是大而全的功能咋辦?也得一個一個的,拆解成一個個的小點,碎片化傳播。碎片化閱讀時代,就得把傳播也做的碎片化。有人能看到其中一篇,即達到效果。如果一個人同時看到了兩篇,印象得以加深,那就是賺了。

還指望有著預熱、高潮等等環(huán)節(jié)也就是乙方寫來騙騙甲方,邏輯自洽而已。現(xiàn)在這個社會這么忙,誰還記得你十分鐘前說了什么。這也就是通常4A公司的新媒體提案,PPT寫的極好,從頭到尾邏輯層層相扣,渾然一體。而執(zhí)行下來什么都沒有的原因。

所以說,整個新媒體推廣,策劃流程相對傳統(tǒng)廣告要簡單一些。因為試錯成本低,變化快,所以執(zhí)行層面更重要的多。

確定一句話功能點→確定受眾人群→把功能點翻譯成受眾人群喜歡看/容易信的形式→找準渠道發(fā)布→ 效果好→追擊轉發(fā)資源
效果不好→快速調整→進行下一個形式的內容翻譯→再發(fā)布

這些步驟里,主要考驗四點。

一是對產品和受眾的一句話提煉。這個靠對產品和人性的理解。
二是網感,如何翻譯成網民愛看的形式。這個靠泡互聯(lián)網的時間。
三是對各個發(fā)布渠道,也就是每個微博賬號調性、粉絲、分類的了解。這也是個靠時間積累的活。
四是對效果好不好的一個評估標準。這個是靠執(zhí)行和策劃的案子多少而定的經驗。

流程不復雜,沒關考驗真功夫。

至于事件營銷??煽匦蕴?,可遇而不可求。就算每天我們發(fā)布這么多廣告、非廣告的內容,到現(xiàn)在都不敢承諾什么內容必火。所有承諾事件性營銷還必火的,都是純騙子,最后一定靠刷轉發(fā)。

倒不是說事件營銷不可做,成本低的完全可以去嘗試,但最好是甲方自己去做,降低期望去不斷嘗試,而不是指望交給一個第三方agency做一個“必火爆互聯(lián)網”的東西出來。

人們?yōu)槭裁磿D發(fā)一條微博?

我們通過大量總結,一個人會去轉發(fā)一條微博的根本原因,從心理層面上來說主要就是三個半出發(fā)點。

第一,是喜聞樂見:看到了讓人心情愉悅的事情,比如哈哈,這人比我還慘。
第二,是感同身受:啊,這說的不就是我嗎。
第三,是mark一記:誒,這玩意對我有用。
第三個半:轉發(fā)抽獎。

第一種也就是微博上最常見的段子手寫的內容,就像卓別林和周星馳的搞笑內容,這人比我還慘,比如最近火的趙石的故事,比如國足,大家總會哈哈哈的一笑而轉發(fā)。

比我慘當然只是笑點里的一環(huán),不過確實是目前最熱的一種情感,不管是看到別人慘,還是自嘲慘,都是這一范疇。最常見的比如人丑就要多讀書的看臉梗,住多大的別墅我都愿意的錢梗,單身梗,胖饞梗等等。好玩的東西就是讓人心情愉悅,轉發(fā)告訴大家我的笑點在哪里,或者再抖個機靈, 繼續(xù)娛樂。

第二種感同身受,是一種強烈的對號入座。星座能如此火即是如此。最直接一些就是什么北漂文,同行加班猝死文,很多公知事件等。能一句話戳中一個大家都正在處于但表達不好的狀態(tài),就像早期的暴走漫畫,小野妹子學吐槽最擅長的部門都是這一點。

不只這些,比如明星結婚,又相信了愛情;明星離婚,又懷疑了愛情;名人去世,感慨自己曾經的時光;名人生病,感慨自己或父母親朋的身體;都是因為某些情景,和自己的現(xiàn)實狀況產生了同感。讓別人知道,啊,這說的就是我呢。

第三種mark一記,其實是最好操作的。這玩意對我有用就好。無論是推薦了一部電影,一個書單,一個游戲攻略,一個下載地址。只要這玩意對我有用,我就會轉發(fā),表示這玩意對我有用,我關心這個。其實這也是信息,最早最基本的要素。都可以類比于當年的剪報。

第三個半,就不用多說了,轉發(fā)抽獎。誰不想要免費的東西。

我們自己做素材內容的時候,也一定會卡一下是否滿足了以上三個半點中的哪個或哪兩個。如果一個都不沾,我們通常會判定這個內容一定轉發(fā)不起來。

不知道發(fā)現(xiàn)沒有。這三個半情感點的核心在一個“我”字。比我慘,我的笑點,我的生活,說的是我,對我有用,我想要。

社交網絡就是這么自私的。為什么這么多人迷上SNS軟件,新聞什么的都在這里看。就因為這里都是我選擇我想看誰的,是我做主的。我想關注就關注,我想取關就取關。我不需要去一個新聞網站,專門看那些我可能并不關心的新聞。我想看的,我關注的那些人都會轉發(fā)出來給我看的。

社交網絡是自私的,是很拿自己當回事的,只有深刻理解了這一點,才能做好傳播。

“我”喜歡某個明星,通常不是真的就是腦殘喜歡,而是“我是XXX粉絲”這一個標簽能展現(xiàn)我什么特質。
“我”很搖滾,絕大多數(shù)都是偽搖滾,只是通過說“我喜歡搖滾”來證明我很rock。
同樣,我通過喜歡文藝電影來證明我文藝,我通過轉發(fā)最新的段子來證明我新穎好玩前沿。

最重要的是,我的這些特質,在我的小圈子里能給我加上的標簽是什么。不需要在全國人民面前比,只需要在我身邊幾十個人的小圈子里比就足夠了。所以,在去傳播一個產品的時候,務必和“我”產生關系,能替“我”表達什么內容。

一個很自high的講自己故事的,引不起轉發(fā),因為這和“我”有什么關系呢?一個很行業(yè)很技術很前沿的開發(fā),自以為很吊,但是沒人轉發(fā),因為這和“我”有什么關系呢?一個高大上,全且美的海報發(fā)布,除了同行沒人轉發(fā),一樣的,和“我”有什么關系呢?所以,從最初找那個一句話功能點的時候,就得選取一個和“我”有關系的點出來。然后再去把這個本身就能打動“我”的點,全方位的去闡釋這個功能點,不斷加強和“我”的關系。就是新媒體傳播的,開始了。
微博上的廣告的分類

首先記得哦,廣告的內容是你要傳遞某一個信息。在此基礎上,進行再分類。

通常來說,在新媒體上要推廣的都是新東西或者新功能。按照產品分類,主要是這么兩類:一秒鐘能明白這是啥的,一秒鐘不能明白這是啥的。就具體的展現(xiàn)形式來說,可以有三類:硬廣,好玩的硬廣,軟廣。

一個一個說。

一秒鐘能看懂是啥的東西,最簡單粗暴的,就是京東當當啊打折。打折誰都懂。包括那些本身有需求就有需求,沒需求再怎么說也沒用的產品。這種東西大硬廣上去就好了,各種草根號,XX打折。大家一秒鐘刷過去,看到了,就夠了。不用他們去轉發(fā),看到就夠了。

或者植入到某個好玩的長帖子里,然后就那么沒有一絲絲防備的出現(xiàn)一個“XXX全天五折!”如果其他部分是好玩的,大家也不介意插個廣告進去,該轉發(fā)的轉發(fā),大家看到這個信息就夠了。只要看到就已經懂了。如果需求,就會自己去找了。這就是都算是大硬廣。

一秒鐘不能看懂是啥的產品,就需要大家去理解。理解就需要時間,這時候就不能硬上了。這時需要循序漸進,通過夸張、通過類比、通過極端假設,讓大家有耐心的去讀完這個場景,在場景里帶入產品功能信息。進而理解和記住。

這時通常就需要用好玩的硬廣來闡述。首先要保障的是信息傳達準確到位,且不說有沒有轉發(fā),連看的人看完都不知道你產品是啥,能干啥。這才是最大的損失。在能講清楚功能的前提下,越好玩(越感同身受、越對我有用)能引起的其他轉發(fā)就越好。這就是好玩的硬廣。

簡單的信息→硬廣;復雜的信息→好玩的硬廣。這個連線并不絕對,以上只是最基本的舉例。

像游戲類的廣告,單純說好玩是沒意義的。因為所有人都在說自己好玩。就好像所有的盒飯都說自己衛(wèi)生營養(yǎng)好吃,就像所有的英語培訓都說三天背2000個單詞。因為大家都在這么說,騙子也在這么說,所以信息雖然很簡單,表達卻也要有技巧。

玩游戲的用戶,歸根到底是不是因為你游戲好玩,而是因為他無聊。他需要一款游戲,具體哪一款對他來說其實并不重要。這時候廣告的要點就在于找到目標受眾的那個點,吸引他去試一試。能不能去試試是廣告的事,能不能留下就是游戲本身的事了。
所以各種夸張惡搞,散射的各個點去打不同的小眾群體,里面的截圖畫面二次創(chuàng)作等等都是有效方式。

最有效的方法是想辦法證明這個游戲本身就很火了。很火,就意味著很多人覺得好玩,這試錯成本就低一些,我就不妨試試。
像love live這樣去上海地鐵站直接給跪了,玩找你妹眼睛找瞎了,這種事情,就是在證明他很火就是了。這些都屬于有趣的硬廣。

最后說說什么是軟廣告。

能看出來的就不是軟廣告,不要拿著一個鬼都看得出來的奇怪的東西,聲稱這是軟廣告。軟廣告通常只適用于已經出名的品牌,或者其功能性很少有替代品的產品。

具體做法最主要是兩種,一種是名人,他在用,這個信息點傳達出去就夠了。名人是有社會影響力和威望的人,是有錢的人,他可選的范圍就很多,而他依然在用這款產品,就是在用他的人格表明這東西還不錯,實際意義是一次小型代言。搞的七上八下奇奇怪怪的,讓人一看就不信的文案,那么貴一條真是浪費了。

另一種軟廣告就是具體實用價值的,比如一篇攻略,一個解決方案。然后你的產品作為解決問題的必須的或者可以簡化很多流程的重要一環(huán),他們只需要按圖索驥的去按照步驟解決問題,就會用到你的產品的,這也是一種軟廣告。這種的最常見的就是各種盤點了,比如十大最期待的電影,植入一個你的電影;十大辦公APP,植入你的APP;十大鼓樓最好的餐廳,植入你的飯店。諸如此類。

以上大概就是微博廣告的分類。

如何選擇發(fā)布渠道?

就現(xiàn)在的微博江湖來說。發(fā)布渠道可以分為這么幾類。草根號、段子手、名人明星、媒體號。

草根號就是微博最早批的那些,比如@微博搞笑排行榜 @我們愛講冷笑話 這些。主要內容都是收集和轉載為主,內容發(fā)布頻繁,粉絲巨大,團隊操作,個人辨識度偏低。只是個渠道,而很少有“粉絲”的賬號。

他們的價格通常比較便宜,很多只是要求曝光量的硬廣告信息,和一些針對更新更廣的用戶的信息,通??梢哉宜麄儼l(fā)布。其這么便宜,整體營業(yè)額也依然在下滑,當然也有其原因。內容重合度高,無原創(chuàng)內容,粉絲多少真假難辨,導致可信度下降。

不過不得不承認,在很多要求廣度的信息,他們發(fā)布依然十分有效。就像上篇文章里說的一秒鐘只要看過就不會忽略的那種大硬廣,就可以找草根號發(fā)布。

段子手,就是目前微博上最活躍的原創(chuàng)賬號們。有的發(fā)效果,有的發(fā)漫畫,有的發(fā)情話,統(tǒng)稱段子手。也是目前廣告發(fā)布和微博活躍最主要的群體。

他們的特點是,貼合大眾,有領域細分,有自己的個人特色,不只是有關注者,也有真實粉絲。從冰桶挑戰(zhàn)中就可以看出來。
只要他們有東西發(fā)出來,大家就已經有一種特殊風格的預期。通常無論什么都會多少看一看。

他們最適合的就是發(fā)布好玩的硬廣,通過每個人獨特的風格進行創(chuàng)作。然后召集那群平時就經?;拥钠渌~號進行轉發(fā)擴散,也是操作最可靠,大眾也最容易接受的形式。

現(xiàn)在段子手江湖總共分為三派,最大的問題是良莠不齊,需要長時間觀察去判斷出性價比最高、與內容產品最貼合的賬號進行選擇發(fā)布。

名人明星。通常一條廣告都非常貴了。他們最主要的還是做一次微代言的發(fā)布,也就是軟廣告。想辦法給自己的粉絲證明他在用,他在參與某個話題,他在關心什么事件。如果關系和可控性夠好,就是他們真實的在推薦某一個東西。而這些推薦,不只是微博上只發(fā)布一下就結束了。完全可以進行截圖放在其他渠道里進行證明產品的可靠性。

所以,越是名人明星的微博,要點在一個“真”字。段子手們也都有各自的人格屬性,那些真人屬性強的賬號做推薦,也是需要強調“真”的。當然,各位名人接廣告時也是要注意的。這類出過事的也不只一個了,是吧。

媒體號,也就是各個報紙和雜志的新媒體官微,也都是可以發(fā)布一些信息的。除了一些行業(yè)內的公關稿件的微博發(fā)布,一些吵架的公告聲明。在營銷界,更大的作用在于一系列營銷結束的“蓋棺定論”。

也就是通過一個官方媒體的新聞報道,要點也在一個“真”字,去說明這個事情真的做的挺成功?,F(xiàn)在微博事件轉到社會新聞的,轉到社會報道的事情也有的是。所以一個媒體報道了你,是這個事件成功的一個標志,是一個產品得到認可和關注度的一個結果。

一些盤點類的軟廣告他們也是可以發(fā)布的。而硬廣、代言類軟廣、好玩的硬廣,通常都不太適合媒體號了。

以上大概是選擇渠道時的一些偏好使用,具體的也都要靠大量混微博的時間,來把賬號選合適,把文案寫到“真”。

甲方在新媒體傳播上要做些什么?

新媒體上的傳播,是基于口碑的傳播。信息短且快,對于傳播來說,自然有其優(yōu)勢也有其做不到的地方。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微博更多只是錦上添花之用,把優(yōu)秀的內容和功能點進行放大。而絕對沒有能把一個一無是處的產品,做到火的能力。

是的,微博傳播,最基本的一個特性是,打鐵還需自身硬。

更多的是把一些可以傳播,尤其是自傳播的點,融入到你的產品里面去。讓分享做到成本更低,做到更能替你的用戶展現(xiàn)一些他的什么特質。把這種思維帶到產品里面去,才能真正的做好新媒體傳播。

傳播是用戶的一次表達,而購買的KOL渠道,只是一次表達的示范,告訴大家還可以這么示范。

甲方,尤其是小公司。在做傳播的時候,主要是這么三點需要注意。

第一呢,官微最好還是自己去運營。自己的官微沒必要”吸引“大眾粉絲的。能關注你官微的,除了強制關注的、買了關注的、坐等轉發(fā)抽獎的。絕對不是那些網民看你好玩而關注你的。

如果網民要看有用信息,有的是專門的相關賬號。如果網民要看段子笑話,有的是寫笑話比你好的。為啥要關注你呢?只有真心喜歡你的,想了解你的,用戶才會關注你的官方微博。別指望一個官微能像一個大V那么火,為了討好網民說些沒輕沒重的話,一點意義都沒有。

官微最主要的就是和你的用戶一個一個的去交流;讓他們提建議、找客服時有個發(fā)泄渠道;讓粉絲知道你的最新進展并期待他們告訴圈子里的小范圍傳播;出現(xiàn)危機公關的時候,有個發(fā)聲基地。   做到這些就足夠了的。

如果再好一些,去贊美你的用戶,把他夸你們的轉發(fā)出來,做到必有回應。在他需要你的時候隨時能出現(xiàn)就超級好了。誰不喜歡被轉發(fā)評論呢,當他提到你,你就能回應他,就是在給跟多的人去做如何夸贊的示范,鼓勵更多人夸你。而其他渠道了解到你官微的人,也會跟隨進來。

再高級一點,通過不斷的交流,發(fā)現(xiàn)那些有UGC能力、有影響力的粉絲,把他們聚集在一個QQ群里,各種內測的時候多去問他們的意見,有危機的時候讓他們幫忙想想辦法說說話。這就是官微能做到的很強大的作用了。

至于指望做好玩的內容,引起大量轉發(fā)結果還能提升你品牌的,別扯淡了。一個官微性質就帶了足夠強的商業(yè)味,做什么都被人認為是廣告,再好玩還不如一次外圍傳播呢。一個官微做自己的廣告還遮遮掩掩的干啥。把你的廣告和用戶需求講清楚就夠了。

第二,官方要記得首先挑逗自己的已有粉絲。既然你還打算做官微,肯定是打算做品牌的產品,也就肯定會有一些粉絲的。粉絲不在多,在愛你。他們根本不介意去替你做傳播,根本不介意去跟身邊所有的朋友說的你的好。所以你要先對得起你的粉絲,依靠你的粉絲先把一些最新的消息和挑逗粉絲去傳播,當然不能是消耗和欺騙,你得愛你的粉絲。所以這通常乙方代理是做不到的,他們必須承擔你的KPI,做所有的傳播前,記得讓你的粉絲先興奮興奮。你的粉絲群體就會不斷的擴大再擴大,這是個慢功夫,但絕對值得做。

第三,關于找乙方。既然給了乙方錢,乙方就必定有責任。他們通常不太敢做各種有風險的嘗試,所以這些要么你信任且鼓勵,否則就自己做,乙方去執(zhí)行就好了。

你需要從乙方那獲得的,絕對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而是花錢學習他們擅長的地方。比如他們對網民的把控,對時效的經驗,對賬號的了解,一些創(chuàng)意的外腦參與共同討論,客觀判斷產品的定位和地位。這是需要花時間和經驗去驗證的地方,所以是你需要他們的地方。要是指望找個人承諾掉所有你的KPI,你就可以安穩(wěn)睡覺,那承諾方就刷嘛,新媒體瞬息萬變的東西怎么可能有承諾,水軍這種業(yè)務自從有互聯(lián)網就有。

至于創(chuàng)意部分,甲乙雙方有分歧很正常。這時候去與其不相信乙方,不如換家乙方……真心的。都累。

最想吐槽的一點就是,你找乙方是因為乙方在相關領域比你專業(yè)。這也才是找乙方的意義。出錢還總自以為是的,通常就是乙方拿你錢哄你高興了。一旦到了哄你高興的階段,就真的很沒勁了。

有次和一個做針灸的醫(yī)師聊天,他就很無奈的說,針灸通常扎上針,幾秒鐘就夠了,但是大多數(shù)顧客總是一臉受騙的表情說我花了幾十幾百就這幾下?那好,那就在你身上扎滿針,一動不動的躺一個小時,顧客反而舒服了。多么荒唐的事,何必呢。為了甲方高興,所以編出一套明知執(zhí)行不好的邏輯方案再在后期補數(shù)據(jù),是我看來整個行業(yè)最大的悲哀。

談談未來的微博和微博傳播?

如果問我我對微博的態(tài)度,很堅挺:看好。

如果去年一直說微博看衰微博看衰也就罷了,現(xiàn)在還在說那就是看不清勢頭了。今年過完年以后,微博在一路轉好。

出了很多很不錯的功能,并且新功能也終于不像之前罵成一片。我一直關注著那些新浪微博的工作人員們,他們做的一件件事都是真的在往好的方向發(fā)展。微博走過下坡路,過年那段時間觸底,現(xiàn)在又在穩(wěn)步回升了。這很好,只要是在變好就真的很好。
實在替他們高興,也著實寬慰。

一直會在討論會不會隨時出現(xiàn)一個能替代微博的東西出來。別說這兩三年了,再長遠一點,我看都未必了。

互聯(lián)網從門戶,到論壇,到博客,到微博。一步步的越來越以個人為中心,越來越輕。我想不出一種有什么比140個漢字更簡單,創(chuàng)作成本和閱讀成本更低的傳播方式。也許圖片閱讀成本更低,且不說微博本身圖也是一大部分,但是創(chuàng)作成本高。并且,現(xiàn)在各大新聞中心采集新聞已經開始相信采用微博截圖,各大衛(wèi)視節(jié)目電視劇已經和微博綁起來互動,各路名人明星已經開通微博,第一時間在微博上更新自己的動態(tài)。

已經綁定的太深了,換不動了。

想想看這個邏輯,一位新聞當事人選擇發(fā)聲渠道時,一定會選創(chuàng)作成本簡單、不會被第三方編輯的渠道。而這兩點都是不可能有比微博更靠譜的,就會有人不斷的在這上面發(fā)布新消息,有好事者一定圍繞在這周圍。而復制和轉移到另一個平臺成本太高,意義太小。

只要微博不作死,就不會死。更何況微博還在變好?

至于微博推廣,同樣看好。但必須承認,曾經被看的過高。

微博推廣,將來是眾多宣傳渠道中的一環(huán),不是最主要,但是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大品牌靠這上面持續(xù)出現(xiàn)聲音保持輿論量,勤奮聰明產品好的小品牌可以靠他以小博大。微博上是那群相對聰明的,敏感的,新穎的,網民。新產品必須引起新新人類的注意。
在微博引起大家討論,引起好像這玩意還不錯的印象。

在傳統(tǒng)廣告,包括微博內的硬廣告位置,如banner條、開機畫面等,提供購買位置。兩相結合,促成好的結果。缺一不可。如果只是靠微博,我自己都是不信的。如果不靠微博,是很吃力的。

至于那些做新媒體工作的人們。我也十分看好。新媒體不只在于外圍的傳播,真心的核心還在自傳播。就是怎么挑逗普通用戶自己就是想去告訴小圈子的朋友我在用這個。這項技能是必然的趨勢,做什么都需要。

我相信更多的傳播者會拿著傳播的理念進入開發(fā)層面,參與到產品的最前端。去做很多很新很好玩的事情。挑逗大眾自傳播,名人大V示范,或許才是最終的新媒體傳播的穩(wěn)定狀態(tài)。

樂發(fā)網超市批發(fā)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fā),日用百貨批發(fā)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fā)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fā)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fā)市場行業(yè)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寶平臺規(guī)則

本文來源: 高手支招:新媒體傳播到底有多難?

分享與收藏:  網商學院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更多..資源下載
整合營銷圖文
【實操課No.21】淘寶營銷篇之關聯(lián)營銷 巧用關聯(lián)銷售,讓買家“再來一件”
外貿單品上淘寶 ROI如何做到8.03?
整合營銷網商學院推薦
整合營銷點擊排行
 
手機版 手機掃描訪問
亚洲一级av,黑白配精品在线视频,欧美亚洲综合网站,高清在线无码不卡69 www.sucaiwu.net